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消息報導,晶片巨頭英特爾 (Intel Corp.) 正準備於本週宣布大規模裁員計畫,預計裁減超過 20% 的員工,而同時消費市場也出現罕見的大動作。(前情提要:黃仁勳笑了!回應AMD、Intel 共組 x86 聯盟對抗 Nvidia與Arm:他們做法很不錯 )(背景補充:intel 沒救了?15代CPU被 AMD 9800X3D「效能超越104%」 藍色帝國殞落 )
半導體巨擘英特爾正醞釀一項重大的組織重組計畫,據彭博社引述消息,預計將在本週正式宣布裁減超過五分之一的員工,這次大規模裁員是新任執行長陳立武 (Lip-Bu Tan) 上任後推動的第一波重大重組措施 ,而近期在消費市場也出現了新的促銷與消費者利好政策,顯示英特爾正在大刀闊斧的改革。
今年三月臨危受命執行長的陳立武是一位在半導體設計自動化工具公司 Cadence Design Systems Inc. 擁有資深經歷的業界老將,接替去年遭罷免的帕特·基辛格 (Pat Gelsinger),他上任的時機正值英特爾出現嚴重市場疑慮的時機,這家昔日的晶片領導者近年來在技術上逐漸落後,尤其在處理器領域落後 AMD、在快速增長的人工智慧 (AI) 計算領域被輝達 (Nvidia) 等競爭對手超越,導致公司銷售額連續三年下滑,並陷入虧損 。
在此之前去年已宣布過一輪約 15,000 人的裁員計畫 。截至 2024 年底,英特爾的員工總數為 108,900 人,已較前一年的 124,800 人有所減少。若以 108,900 人為基數計算,裁員 20% 意味著將有超過 21,000 名員工受到影響。對於此消息,英特爾的代表拒絕發表評論。
消費市場政策大變:15代CPU庫存山積
英特爾在去年於消費者市場出現 14 處理器氧化與無法使用的災情,使得以品質與穩定性、客戶支援著稱的英特爾走下神壇,而在去年推出第 15 代處理器 Ultra 200S 系列更是出現首次的「性能倒退」情況,使得消費者開始紛紛拋棄英特爾,選擇購買 AMD 處理器。
在競爭激烈的德國電腦零件市場,一二月更是出現了AMD取得92%市佔率的情況,儘管消費者市場中的營收佔intel 總營收比率並不高,但這些從普羅消費者處加深的「英特爾衰敗」印象深深地打擊投資人對於英特爾的信心。
而台灣也出現了罕見的英特爾15代 Ultra 200S 打折促銷,試圖拉回消費者信心,近期更是推出「超頻保固政策」,只要啟用intel官方提供的「200S Boost」的超頻設定檔,透過支援該設定檔的 Z890 主機板特定 BIOS 啟用超頻,依舊可享有 Intel 提供的 3 年有限保固。
據光華電腦零售業者透露,藍色廠家近期對零售端與消費者的低姿態,是在過去十五年內從未見過的情況,不過業者也認為,在效能有限的市場選擇中,儘管零售端力推,但消費者可能還是很難為 intel 的這種「小改革」而買單。
轉型陣痛:台積拒絕與英特爾合作
若要讓英特爾重返榮耀,除了處理器與AI的競爭力以外,半導體製程可能是更關鍵的一環,前任 CEO 基辛格曾試圖推動雄心勃勃的轉型計畫,包括耗資巨大的工廠擴建工程(如俄亥俄州設廠計畫,原預計成為全球最大晶片生產中心),並尋求將英特爾轉型為晶圓代工製造商,尋求成為僅次台積電的第二大晶圓代工廠,但結論來說這反而可能加重了公司的財務負擔,如今英特爾已推遲了大部分擴建計畫。
此外英特爾原本寄望於美國 2022 年《晶片與科學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 的資金支持,但該計畫在川普政府領導下目前也處於不確定狀態。而近幾個月來市場高度關注的與台積電進行製造合作的可能性,似乎也越來越小,台積電 CEO 魏哲家近期表示公司將專注於自身業務,沒有合作成立子公司的打算,這也使得外界對美國佈局半導體的策略上,是否英特爾依舊重要,仍然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英特爾預定於本週四(4 月 25 日)公布第一季度財報,屆時新CEO陳立武預計將有機會向投資者闡述更詳細的改革策略,而這也是給陳立武的第一堂考試。
延伸閱讀:台積電法說會駁斥「與英特爾合作」,魏哲家:技術絕不外流,沒有合資打算
美國政府「挺 Intel」推動 AI 晶片本土化,黃仁勳:台積電很好 但不是唯一
英特爾有救了?傳阿波羅願投資 50 億美元助 intel 翻身
蘋果 iOS 18.2 將深度整合 ChatGPT 何時開放中文?Apple Intelligence 亮點一次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