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加密貨幣市場 > 美國司法部認錯「FTX賠償給太少」:需改進現價計算法,受害者應能享受增值

美國司法部認錯「FTX賠償給太少」:需改進現價計算法,受害者應能享受增值

2025/04/19 6

美國司法部宣布將檢討加密詐騙補償機制,FTX 等受害者未來是否能「按現價」領回資產引發關注,但制度調整仍存重大挑戰。(前情提要:大的來了!FTX五月底「償還巨額債權人」114億美元,能成市場新動能?)(背景補充:SEC新主席提名人:加密監管要清晰明確!承諾進一步調查FTX暴雷)

本文目錄

司法部鬆口:補償不該永遠只看「事發當下價格」「現價補償」為何這麼難?牽動的是制度公平與保護機制退一步:能「原幣返還」嗎?現實依舊困難重重只改 DOJ 沒用?破產法與州政府仍是一道牆期待值升高,但離實現還有一段距離

自 FTX 破產以來,投資人最無奈的,莫過於錯過這波幣價翻漲。如今,美國司法部(DOJ)首度鬆口,將重新審視加密詐騙案件中的受害者補償機制,是否該調整為「按現價」計算。這項動作,無疑讓數以萬計的債權人重燃一絲希望,但背後的制度門檻,卻遠比想像中複雜。

司法部鬆口:補償不該永遠只看「事發當下價格」

司法部本週發布備忘錄,承認現行規則可能無法公平反映加密資產快速波動的特性,尤其像 FTX、Voyager、Celsius 等案件中,資產多數於事發後大幅反彈。以 FTX 為例,2022 年 11 月破產時比特幣僅約 17,500 美元,如今已突破 10 萬美元,債權人卻只能領回當時價格的法幣補償,引發數百人聯名向法院陳情。

現行制度依據《28 C.F.R. § 9.8(c)》,規定補償金額應以詐騙發生時的「公允市場美元匯率」計算,不得加計利息或任何擔保相關費用。這一規則適用於所有被沒收財產,並非專為加密而設,也難以即刻因個案例外。

「現價補償」為何這麼難?牽動的是制度公平與保護機制

制度修正看似合理,但其實踩中法律與市場運作的敏感神經。Kobre and Kim 律師事務所合夥人 Calvin Koo 指出,若以現價補償,法院形同「押注市場時機」,恐導致程序不公,也讓債權人試圖影響分配時點,進而演變為另類博弈。

此外,加密資產波動劇烈,並非每次都漲回來。DOJ 前內部人士坦言,現行制度設計初衷,是保護受害人免於「資產逐年貶值」風險,相較於少數像比特幣這樣的反彈案例,更多資產會在案發後「歸零」。

退一步:能「原幣返還」嗎?現實依舊困難重重

不少 FTX 債權人主張應「原幣返還(實物賠償)」,例如某投資人向法官陳述,自己長期研究高品質的基本面項目、不炒迷因幣與高槓桿,結果卻與其他人同樣只拿到法幣,主張不應一視同仁。

但這項訴求實際操作更為困難。FTX 破產後即遭駭客盜走 4.77 億美元資產,加上多數幣種價格波動劇烈、甚至已無法追回,政府若需回補差額或買回幣種,恐需動用更多公帑與時間,可能還補不齊。同時,一旦允許原幣返還,就需為每一個資產設計不同的返還機制,將讓司法程序大幅延長。

只改 DOJ 沒用?破產法與州政府仍是一道牆

值得注意的是,DOJ 僅處理刑事案件中的沒收資產,對於 FTX 等破產案件的補償主導權仍在破產法院與管理人手中。此外,不同州政府亦可能另行處理。像紐約總檢察長與 Gemini 案的和解,就採用了「原幣返還」模式,顯示制度高度碎片化。

DOJ 此次備忘錄雖具方向性意義,但並未列出具體改革時程與草案,僅呼籲國會考慮修法並授權進一步調整。換言之,受害人若盼望短期內「領回幣本位或現價補償」,恐仍需面對法律與執行現實的雙重門檻。

期待值升高,但離實現還有一段距離

司法部首度鬆口願檢討「補償計價基準」,對於長年受忽視的加密詐騙受害者而言是一記強心針。但從制度調整的多層障礙到破產法律的界限,改革路徑仍崎嶇。FTX 債權人雖有望迎來制度鬆動的曙光,但距離真正按現價或原幣補償,仍需社會共識、立法突破與制度配套三者並進。

Zhu Su 開砲 SBF: FTX 偷賣三箭資產「該賠更多」,應入獄250年禁止特赦

法院裁定FTX擴大賠償三箭資本超15億美元,Zu Shu 將拿鉅額 SOL、AI 公司股權成大贏家?

最新文章

同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