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比特幣遭遇 “價值寒冬”,真實世界的黃金正在區塊鏈上重鑄價值鐵幕。(前情提要:美股重挫富爸爸喊「我早就說過」:快買比特幣、黃金、白銀保命 )(背景補充:比特幣 vs 黃金:誰是 2025 年更好的投資選擇? )
本文目錄
XAUT 與 PAXG:代幣化黃金的龍頭專案自營鑄幣廠的 Kinesis 與金礦模式 Quorium現貨交割的支付倉位不少,黃金代幣難破 DeFi 次元壁
近期,加密市場的波動性隨著國際金融市場的變化而變得愈發不確定,比特幣及以太坊、SOL 等一眾主流加密資產的價格走勢也陷入低迷。市場對加密的交易熱情似乎正從樂觀走入看熊的狀態。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國際黃金價格一路走高每盎司突破 3240 美元,不停刷新歷史新高,用價格再一次驗證黃金才是避險資產的屬性。
加密市場當中,與黃金掛鉤的資產市值也一路上漲,4 月 11 日,代幣化黃金資產市值突破 20 億美元。從風險對衝的角度來看,黃金相關的加密資產似乎正成為一個新的優質選擇。PANews 對目前加密市場主流黃金相關交易倉位進行盤點。
加密市場上進行黃金相關交易的倉位目前分為代幣化黃金,如 TetherGold(XAUT)或 PAXGold(PAXG)等,這些代幣本質上是實物黃金所有權的數位憑證,以及使用這些代幣化黃金與穩定幣進行交易的衍生品交易。如交易所提供的 XAUT 或 PAXG 現貨交易對或合約交易對。
除此之外,一些線上貴金屬交易商在進行實物黃金的交易時,支援加密貨幣作為支付方式。這些黃金參與方式在風險偏好,資金靈活度等方面各有偏差。
XAUT 與 PAXG:代幣化黃金的龍頭專案
TetherGold(XAUT)和 PAXGold(PAXG)是目前代幣化黃金市場上市值最大的兩個品種。XAUT 由 USDT 發行商 Tether 發行,1XAUT 對應特定 LBMA(倫敦金銀市場協會)認可的 「良好交割」 金條上 1 金衡盎司黃金的所有權。
黃金是指定分配的,持有者可以通過官網查詢與其地址關聯的金條的唯一序列號、純度和重量。Tether 聲稱其儲備 100% 支援發行的代幣,XAUT 由儲備中的黃金部分支援。截至 4 月 12 日,XAUT 總支援量為 7,667.7 公斤黃金,分佈在 644 根金條上,XAUT 代幣市值約為 7.97 億美元。
與傳統的黃金 ETF 或者期貨相比,XAUT 與 PAXG 的代幣化黃金均沒有託管費用,並且有著更小的最低購買量。
PAXG 的費用結構與 XAUT 不同。直接通過 Paxos 平臺建立或銷燬 PAXG 會產生基於交易量的階梯費用,同時鏈上轉帳會收取 0.02% 的 Paxos 費用。
相比之下,XAUT 聲稱無託管費,但在直接購買 / 贖回時收取 0.25% 的費用。這意味著對於小額使用者而言,在二級交易所交易 PAXG 可能比直接通過 Paxos 平臺操作更具成本效益,可以避免建立或銷燬費用。而頻繁的鏈上轉帳則 PAXG 會產生額外成本。
自營鑄幣廠的 Kinesis 與金礦模式 Quorium
此外,市值超過 1 億的代幣化黃金產品還有 Quorium(QGLOD)和 KinesisGold(KAU),QGLOD 的業務模式較為特別,其持有的黃金本質上是金礦儲備而非現貨黃金。另外,雖然專案方聲稱有著黃金儲備的定期報告,但 PANews 發現這些網頁已無法開啟。因此無法瞭解到 QGLOD 的儲備情況。
資訊模糊、矛盾,且缺乏第三方獨立驗證的關鍵細節。特別是 「未開發儲備」 的概念,其如何為流動性代幣提供穩定支援,以及如何進行審計和估值,都是懸而未決的問題,這給投資者帶來了極大的不確定性和風險。
此外,QGOLD 的市場資料呈現出一些警示訊號。其市值(約 2.7 億美元)相對較高,但日交易量卻異常低(約 10 萬美元),且集中在少數幾家知名度不高的交易所。這種市值與交易量、交易所流動性的嚴重不匹配,再加上透明度不足,使得 QGLOD 的安全性上似乎缺乏說服力。
KinesisGold 的計價方式與 PAXG 或 XAUT 不同,採用每個代幣代表 1 克黃金的對應方式。其核心差異化在於其獨特的收益分享模型,與 PAXG 和 XAUT 這類僅追蹤金價的代幣不同,KAU 將平臺的部分交易費用以黃金(KAU)的形式返還給持有者。
然而,這種收益並非固定或無風險,其大小直接取決於 Kinesis 平臺的整體交易量和手續費收入。此外,Kinesis 還推出了對應的虛擬卡,使用者可以直接使用 KAU 進行日常消費,這一點也是 KAU 不同的地方。在透明度方面,Kinesis 選擇每半年審計一次,並支援每 100 克進行交割實物。Kinesis 官方資料顯示,Kinesis 運營著一家 5600 平方米的鑄幣廠和精煉廠 KinesisMint,生產優質金銀錠產品。
在市場流通方面,XAUT 和 PAXG 仍是流通性最好的兩種代幣化黃金,在多家主流中心化交易所和 DEX 上都能交易。KAU 可在其自有的 KinesisExchange 平臺以及 BitMart 和 Emirex 等中心化交易所進行交易,流通性略有不足。
現貨交割的支付倉位不少,黃金代幣難破 DeFi 次元壁
除了代幣化黃金之外,許多傳統的貴金屬交易商也支援採用加密貨幣進行支付。這種黃金倉位主要適用於現貨交易,加密貨幣僅作為支付方式,而非商業模式的根本轉變。
此外,這類交易方式,通常要求一次性投入的門檻更高,且許多平臺交易的產品為金幣或金章等產品,除了黃金本身的價值之外,使用者可能還需有產品鑑別能力和溢價甄別能力。
除了交易 PAXG 或 XAUT 等代幣化黃金之外,還有一些中心化交易所提供的黃金交易類別有所不同。如 Bybit 提供的是黃金差價合約 (CFD),CFD 允許交易者對資產(如黃金)的價格變動進行投機,而無需實際擁有該資產 。這種交易類似於金融市場當中的指數合約交易,即使用者只是追蹤黃金價格走勢開出合約訂單,但最終無法交割黃金現貨。在主流的中心化交易所當中,似乎只有 Bybit 提供類似的產品,但在不少傳統的 XAU/USD CFD 平臺現在也接受加密貨幣入金,如 FP Markets、Fusion Markets、easyMarkets 等。這種交易方式更適合熟悉黃金外匯等交易的專業交易商而非加密貨幣投資人。
此外,儘管黃金代幣具備 RWA 的屬性,但這類產品在主流 DeFi 借貸平臺上的採用程度似乎有限。除了 PAXG 可通過 Morpho 進行質押收益之外,Aave 和 Compound 等龍頭協議並未接納黃金代幣作為原生抵押品。這可能源於幾個因素:一是可靠、去中心化的黃金價格預言機可能存在挑戰,這對於清算機制至關重要;二是潛在的監管不確定性;三是與 ETH 或主流穩定幣相比,黃金代幣作為抵押品的市場需求可能相對較低。
總的來說,目前加密市場參與黃金資產的倉位當中,最主流的方式可能仍是持有如 PAXG 或 XAUT 這樣主流、高流動性的黃金代幣。此外,雖然有不少類似的代幣化黃金產品,但由於發行方和透明度的甄別問題,使用者可能在選擇這些資產的同時更要考慮背後涉及的安全性問題。而直接通過接受加密貨幣支付的傳統貴金屬交易商購買實物黃金,雖然提供了最直接的所有權,但也伴隨著更高的門檻和潛在的產品溢價問題。而在 DeFi 領域,黃金類資產的參與方式還較為侷限,這或許也是多數 RWA 資產深度與鏈上金融融合的難題。
而當下跌週期中的比特幣持有者開始將目光轉向真實黃金,這既是加密市場成熟化的註腳,也可能是數位黃金向真實世界發起的一次價值反攻。
房市比特幣「黃金交叉」來了!帥過頭喊房價再跌2成:2025必有第八波打房、分兩次打
Threads未來人也扯加密貨幣!ETH年底3143美元、比特幣BTC價格最高4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