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比特幣 > 黑轉粉》Cyber Capital 創辦人詳述:我從 Solana 批評者變粉絲的5個理由

黑轉粉》Cyber Capital 創辦人詳述:我從 Solana 批評者變粉絲的5個理由

2025/04/18 11

Cyber Capital 創辦人 Justin Bons 長期以來對公鏈 Solana 持批評態度,不過就在昨(16)日,Justin Bons 在社交平台 X 上發表了一篇長文,詳細論述了自己對 Solana 當前的觀察,表示自己已經從一個 Solana 批評者,轉變為一個 Solana 支持者。本文源自 Justin Bons 所著推文,由 Foresight News 編譯、整理及撰稿。
(前情提要:全球首檔「Solana 現貨 ETF」獲加拿大批准並開放質押,SOL 一周強彈近 20% )
(背景補充:Base鏈遊Infected跳槽Solana:開嗆以太坊EVM,沒文化、沒用戶不適合遊戲建設 )

本文目錄

  • 當機問題
  • 虛假的 TPS 指標
  • 虛假的 TVL 指標
  • 收入
  • 危險的設計權衡
  • 治理與客戶端多樣性
  • 關閉開關
  • 詐欺與謊言
  • 舊有批評的總結
  • 大多數危險的權衡已經得到修正
  • 完美是優秀的敵人
  • 結論

Solana 有著加密史上最具戲劇性的逆襲之路,自創立以來便飽受爭議。但如今它早已不該揹負罵名。從臭名昭著的 FTX 崩潰事件,到虛假的使用指標、中心化設計、當機問題,Solana 歷經重重磨難,卻在困境中愈發強大。它實實在在地發生了改變,也迫使我們改變對它的看法。許多人熱衷於唱衰 Solana;但實際上,我們真的應該改變自己那該死的偏見。

這也怪我,我得承認自己對人們這種看法負有部分責任,因為多年來我曾是 Solana 最嚴厲的批評者之一。然而,如今的 Solana 已與往昔大不相同。正因如此,2023 年時,我從 Solana 批評者轉變為了支持者。

在本文中,我們將詳細剖析我過去所有的批評意見,並證明 Solana 是如何變得更好,以及為何它現在值得我們支援。為了去中心化的理念,也為了我們共同的密碼龐克價值觀,改變看法並非軟弱,而是一種超能力。

當機問題

Solana 經歷過多次當機,這一點確實值得我們嚴肅批判,畢竟一個成熟的區塊鏈從理論上講絕不應該出現當機情況。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Solana 的穩定性在持續提升。這裡的關鍵在於,技術層面的變革是否能讓我們有充分理由對其網路未來的穩定性充滿信心。

讓我們先來仔細審視一下過往的故障及其根本原因,2021 年和 2022 年的正常執行時間圖表實在糟糕透頂:

來源:Solana Status

2021 年 9 月 14 日,Solana 網路當機超過 20 個小時。由於節點記憶體使用過度,恢復網路執行都極為艱難。2022 年 6 月 1 日,Solana 再次當機 4 個多小時,這次是由交易漏洞導致,整個網路陷入停滯。2022 年 10 月 1 日,Solana 又因無效區塊引發鏈分叉,當機超過 3 個小時。

我就不贅述 Solana 每次當機的情況了,其他地方都有詳盡記錄。總之,大家能明白,這對 Solana 來說是嚴峻的考驗,當時它的狀況極差,漏洞百出。要是如今它還這副模樣,我肯定還是持批評態度。但恰恰相反,每次問題解決後,它都變得更強大。接著,我們來看看後續情況:

來源:Solana Status

接下來的一年,相較於之前有了大幅改善,雖說還不夠完美,但進步著實令人矚目。這些故障大多與 Solana 缺乏完善的手續費市場有關。在此期間手續費市場的實施是我轉而支援 Solana 的主要原因之一,因為它為次年實現完美穩定鋪平了道路:

來源:Solana Status

不過,Solana 仍然存在其他問題:擁堵、垃圾資訊、RPC 故障、網路瓶頸等等。對於一個在使用量上屢創新高的區塊鏈而言,這些都是成長過程中的正常陣痛。重要的是,沒有出現當機情況,相較於前些年,這是巨大的進步,表明 Solana 正日益成熟。

虛假的 TPS 指標

接下來談談虛假的使用資料:2021 年我首次指出這個問題時,Solana 幾乎沒什麼真實的使用量。所以當時它宣稱達到 4 萬多的 TPS,完全就是在撒謊。

自那以後,Solana 在對外溝通時已經清理了這些不實資訊,不再圍繞 TPS 信口開河;實際上,Solana 的領導層如今在對外溝通時誠實多了。

即便在今天,TPS 資料仍可能存在誤導性。按照最保守的估算,調整後的數位依然極其亮眼。我來給大家詳細算一算,首先是原始 TPS,目前為 4247:

來源:Solana Compass

現在我們剔除投票交易,就剩下 1109 TPS,為了論證方便,我們還可以剔除 「失敗交易」。

所以,4247 原始 TPS – 投票交易 = 1109;然後剔除 「失敗交易」(按 – 40% 計算) = 665。

來源:Solana Compass
來源: Dune Analytics

這一調整後的使用量仍遠超如今其他所有區塊鏈的總和。

這使得 Solana 成為去中心化應用領域當之無愧的領導者。這也正是當下一些批評顯得不公平的原因,它們讓人覺得 Solana 在使用量上並非領先,可事實明擺著,即便按照最保守的估算,它也是領先的。

而且,扣除 「失敗交易」 也不完全合理,因為這些交易本就註定會失敗,並且要支付手續費。這些交易主要是由老練的參與者推動,他們本質上是為了讓自己的交易更快被納入區塊而進行雙重支付,並且預期其中大部分會失敗。這不能反應普通使用者的交易失敗率,據我自己的測試,普通使用者的交易失敗率低於 0.2%,處於完全合理的範圍。

但為了論證,即便剔除失敗交易,Solana 依然獨佔鰲頭。

虛假的 TVL 指標

TVL 資料也曾存在同樣的問題,有時被大幅誇大:

幸運的是,隨著生態系統的調整,這些只是成長中的陣痛,如今 TVL 指標的比較更加公平,雖說還不完美,但在目前的統計方式下,沒有哪個區塊鏈是完美的。至少可以說,現在各區塊鏈生態系統都在持續統一應用相同的標準。

Solana 的 TVL 仍達到可觀的 60 億美元,並且還在快速增長,前景一片光明:

來源:DeFiLama

收入

即便 L1 和 DApp 的收入屢創新高,許多人仍不願正視現實。

很多人沒弄明白的是,收入指標是沒法造假的,因為 Solana 已經足夠去中心化,能確保這一點。

原因在於,要想 「偽造」 這些手續費,「刷單者」 就得自掏腰包支付所有費用。因為最終無法控制哪些驗證者能收到這些費用,所以 「刷單者」 實實在在地為所有費用買單,手續費收入沒法造假。

來源:DeFiLama

如果有人認為 Solana 的創辦人每天花費高達 500 萬美元來 「偽造」 費用收入,那我真不知道該跟這種人說什麼,這已經陷入瘋狂的陰謀論了。或許我該建議這種人審視一下自己的投資組合,看看是不是偏見作祟。

可以說,收入是最重要的指標,因為它證明了加密貨幣的實際用例,同時為未來的去中心化和安全提供了堅實、可持續的基礎。

危險的設計權衡

Solana 的一些設計決策,比如歷史證明(PoH)和渦輪(Turbine)機制,確實為了追求速度犧牲了一定的去中心化程度。我得直面這個問題,這意味著什麼呢?實際上,這降低了攻擊門檻。

大致估算,可能降低了約 20%。儘管如此,這只是對經濟安全性的小幅削弱。因為這使得攻擊者能夠對下一組驗證者進行 DDoS,使其成為領導者,從而降低發動 「51% 攻擊」 所需的代幣量。我在之前的批評中對此有更詳細的解釋:

來源:《對 Solana 的批評:謊言、詐欺與危險的權衡》文章截圖

儘管如此,Solana 的市值仍是僅次於它的 L1 區塊鏈的 3 倍,即便存在這種權衡,Solana 仍具有較高的安全性。這種特定的權衡是否值得呢?很難說。

然而,可以確定的是,如今的 Solana 並非不安全,最終還是達到了平衡。因為從實際情況來看,Solana 比市值更接近的競爭對手要安全得多。

去中心化是一個涉及多個相互作用因素的範疇。舉個例子:

一個擁有 10000 個執行在超級電腦上的節點的高容量區塊鏈,比一個只有 100 個執行在樹莓派上的節點的低容量區塊鏈更去中心化。

這是個極端的例子,但突出了我的觀點。這就是為什麼,儘管 Solana 對節點要求較高,且存在中心化的設計決策,但就其規模而言,它實際上是非常去中心化的。因為規模在實際的去中心化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Solana 通過將權益廣泛分佈在 1300 個驗證者身上,實現了這一觀點:

來源:Solana Beach

這實際上證實了圍繞保持去中心化的長期理論和爭論,這些爭論可以追溯到比特幣的區塊大小之爭。擴容和去中心化之間一直存在矛盾,這最典型地體現在 「區塊鏈三難困境」 中。解決方案是在兩個極端之間找到正確的平衡,因為處於頻譜的任何一端都會導致失敗,要麼毫無用處,要麼過於中心化。

所以,在比特幣和以太坊背離這一願景之後,看到 Solana 實現這一願景,真可謂夢想成真。希望這能更好地解釋我作為一名 2013 級的老派大區塊比特幣支援者的立場轉變,以及我如今為何轉而支援 Solana。

治理與客戶端多樣性

Solana 有多個相互競爭的客戶端,這對去中心化而言意義重大。如果沒有多客戶端,區塊鏈實際上就是單一黨派的治理系統。你雖然可以投票,但只有一個黨派可供選擇。

多客戶端還極大地增強了網路的彈性,因為這意味著單個實現漏洞再也無法讓整個網路癱瘓。

能做到這一點的區塊鏈屈指可數,而 Solana 就在這份名單之中。所以,這一成就絕不可小覷,它彰顯了對去中心化的堅定承諾。因為維護兩個客戶端的難度遠不止維護一個客戶端的兩倍。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很少有人願意邁出這一步,他們更傾向於掩蓋明顯的中心化問題,而這些 「影子統治者」 還假裝這是一個 「精英管理」 的系統,實際上他們可以把控任何變革。

Solana 還有基本的鏈上治理機制,雖然仍在完善中。但僅僅是有這樣的承諾,就已經比比特幣和以太坊領先一大截了,在我看來,比特幣和以太坊在規則變更的決策方面,實際上就是獨裁統治。

Solana 最近未能通過 SIMD228 提案,這看似矛盾,實則是一個重大里程碑。因為分歧與衝突是真正去中心化的標誌。想想看…… 該提案得到了 Solana 所有高層領導的支援,然而利益相關者仍然否決了它。再沒有比這更好的真正去中心化的證據了。如今,在 Solana 身上,良好治理的制衡機制確實在正常發揮作用。

關閉開關

這是一個荒謬的說法,我在之前的批評中也從未提及,但至少還是值得簡單回應一下。

Solana 沒有 「關閉開關(Off-Switch)」。不像有許可鏈(如 XRP 和 HBAR)或帶有一些許可元素的鏈(如 ALGO 和 BNB)。Solana 沒有任何許可元素,它是一個真正的公共、無需信任且去中心化的區塊鏈,這是無可否認的事實。

這種誤解可能源於不理解區塊鏈停止執行和實際存在關閉開關之間的區別。共識機制很複雜,區塊鏈有多種停止執行的方式,而這並非是中心化控制的結果。我不想在這種無知的批評上浪費時間,因為任何稍有技術常識的人都知道真相。

詐欺與謊言

詐欺和謊言是更難讓人容忍的。正如我在之前的批評中所說的,多年來 Solana 團隊存在一系列不良行為。不過,從那以後,Solana 團隊在溝通的誠實性和專業性方面確實有了很大改進。

然而,醜陋的事實是,2020 年,Solana 團隊確實在流通供應量上撒了謊。即便這些數量對如今的市場已無關緊要,但它無疑仍是 Solana 歷史中的一個污點。為了完全透明,我在之前的批評中對此有詳細闡述,我甚至還附上了證據:

來源:《對 Solana 的批評:謊言、詐欺與危險的權衡》文章截圖

我的回應歸結於去中心化的概念:一個區塊鏈可以超越其創立時的狀態。去中心化意味著 Solana 不由其過去的領導層定義。尤其是隨著大規模採用的到來,領導層會被稀釋權力並發生變化。這意味著,即使你不信任 Solana 當前的領導層,我們仍然可以支援它。

就我個人而言,我已經重新對其領導層建立了信心,因為 「不良行為模式」 已經停止。但我主要想說的是,你實際上並不需要信任領導層。

這就是去中心化的含義:你不需要信任任何人!過去的錯誤依然存在,但我們可以著眼未來。

舊有批評的總結

總結一下我過去的批評,就像我當時所做的那樣:

2020 年,Solana 的領導層在供應量上撒謊,但這對現在沒有實質性影響。

Solana 改進了對外溝通,如今真實的 TPS 屢創新高!

區塊鏈瀏覽器現在顯示 「真實 TPS」。

TVL 不再 「虛假」。

大多數危險的權衡已經得到修正

我一直堅定地捍衛加密原則,隨著加密貨幣的發展不斷調整立場。有人指責我是托兒,因為我的立場轉變看起來確實很突然。

這種指責不僅是人身攻擊,而且從表面上看就很荒謬,想想我過去對 Solana 的態度有多負面就知道了。就算他們想收買人,我也絕對是最後一個被收買的。

完美是優秀的敵人

如果我們過於挑剔,區塊鏈領域就會分裂成成千上萬條鏈,這對加密貨幣發展不利。或者,至少在實現密碼龐克運動的目標方面,我們應該理性分配支援力量。

記住,這話可是出自一個拒絕 95% 區塊鏈的人之口。我甚至在 2016 年和 2022 年分別大聲批評過市值排名第一和第二的區塊鏈(比特幣和以太坊),因為它們背離了鏈上擴容路線。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是拒絕第三大區塊鏈(Solana),最好有個十足的理由。我本來日子就過得夠艱難了,管理著世界上最古老的流動性基金,還總是採取逆勢策略。這也是為什麼,就良心而言,我再也無法繼續批評 Solana 了,因為他們已經修復了我所批評的缺陷…… 我不得不成為一名仰慕者。

即便我釋出過的最受歡迎的內容是對 Solana 的批評。這導致我的很多受眾因為我的立場轉變而討厭我,而 Solana 社群的很多人對我這個前批評者持謹慎態度。我想,有時候,這就是自由思考者的代價吧。

當然,技術上可能存在更好的區塊鏈,但通往大規模採用的道路,有像支援 Solana 這般順暢的嗎?我更願意向客戶介紹真實的收入資料,而不是理論上的資料……

重要的是,Solana 已經足夠去中心化,能夠實現抗審查、不可篡改、金融主權等諸多特性,而且是在一個如今能夠實現大規模應用的區塊鏈上,這才是最終的關鍵所在。

結論

作為一名支援整體擴容理論的價值投資者,隨著 Solana 逐漸嶄露頭角,我轉而支援它是自然而然的事。

Solana 遠非完美;甚至在當時,它都不是我最喜歡的設計。然而,我們必須尊重它在使用上的成功,因為真正的價值就蘊含其中。

沒有去中心化的擴容毫無意義;反之亦然,當然,Solana 的反對者聲稱它忽視了這一點,事實並非如此。

在以太坊決定完全不在 L1 擴容的環境下,Solana 已成為新的王者。當然,肯定還有許多競爭者覬覦王位,多元化仍然關鍵。然而,在真正重要的領域:實用性、使用量和收入方面,我們如今不能忽視 Solana 在市場上的明顯優勢。

在現階段忽視這一點,要麼是源於對 Solana 或其競爭對手的嚴重誤解,要麼就是偏見太深。我們都需要修正自己那該死的偏見!這就是為什麼在這個行業中,能夠改變想法是一種超能力。

我作為一名早期比特幣和以太坊的採用者,後來當這些區塊鏈背離鏈上擴容路線時,我轉而成為了批評者。

Solana 的成功值得我們作為密碼龐克為之喝彩。因為只有通過可擴展套件的技術,大眾才能獲得解放,而 Solana 此刻正實現著這一美好願景。

完美是優秀的敵人,而 Solana 已經足夠優秀。不自由,毋寧死,你們也會像我一樣,愛上 Solana。

📍相關報導📍

市場大跌「我獨自飆漲」,Solana 迷因 Fartcoin暴衝30%,到底怎麼回事?

來了!Solana二代手機「Seeker」預計今夏出貨,還有空投嗎?規格特色速覽

Solana 的陣痛與變革:被否決的 SIMD 0228 提案

最新文章

同类文章